新质生产力赋能“老三线”企业系列报道之三|桂林日报专访桂容公司:三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担起“装备中国电力”重任
欢迎光临桂林电力电容器有限责任公司网站!

公司新闻

发布时间:2024-06-18

新质生产力赋能“老三线”企业系列报道之三|桂林日报专访桂容公司:三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担起“装备中国电力”重任

新质生产力赋能“老三线”企业系列报道 / 之三

       近期,全球输电容量最大的“交改直”工程、中国首个“交改直”输电工程项目——“扬州—镇江”±2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正式竣工投运。其中,该项目受端“金东换流站”使用的所有交/直流滤波器电容器、交/直流RI电容器(共10种型号产品),均为桂林电力电容器有限责任公司(以下简称“桂容公司”)研发生产。这批产品具有占地小、可靠性高、抗震性能高、防污能力强、噪声低、电容偏差小等特点,各项技术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。

桂容公司创建于1967年,前身为桂林电力电容器总厂,是我国自主设计建设的首家大型电力电容器厂。历经50多年发展,该公司已成为全球规模较大、设备先进的电容器生产基地和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,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两次、一等奖一次。

17400419785156919 (1).png

(干式电容器生产基地采用自动化生产线)

“三线建设”期间,中国自主设计建设的首家大型电力电容器厂落户桂林

       近日,记者来到位于高新区铁山工业园的桂容公司。与此前走访的“老三线”企业不同的是,这里的厂区规划有序,目及之处,是一座座高端大气的厂房,以及干净整洁的办公区域,厂区道路上安装的路灯均为太阳能路灯。

    “现在这个厂区是2009年12月建成运营的,占地面积约150亩,在全球范围内都是规模较大的电容器生产基地。”桂容公司副总经理李刚说。

       李刚介绍,1953年,苏联援建了我国156个工业项目,西安电力电容器厂是其中之一,它也是1967年以前全国唯一的大型电力电容器厂。20世纪60年代,党中央实施“三线建设”战略工程后,原机械工业部决定建设桂林电力电容器厂,并调派了西安电力电容器厂近半数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到桂林援建,厂址设在屏风山下。

屏风山碧山洞洞体开阔,山体稳定。由于当时处在特殊历史时期,第一个厂房建设在碧山洞里。

      1970年,第一批厂房建设完毕;当年6月30日,第一批共41台并联电容器研制成功并下线。1972年6月,桂林电力电容器总厂通过验收正式投产。这是我国自主设计建设的首家大型电力电容器厂。

      1988年,桂林电力电容器总厂成功研制第一套5400千伏冲击电压发生器,填补国内空白。

      1996年,桂林电力电容器总厂全膜并联电容器出口巴基斯坦,产品首次进入国际市场。

      1997年,桂林电力电容器总厂第一台AAM8.023-17.01型交流滤波电容器、DAM30-3.0型直流滤波电容器研制成功,在我国第一条超高压直流输电工程“葛洲坝—南桥”±500千伏直流输变电工程中替代进口产品,实现了相关产品国产化。

     “电力电容器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电能质量的提升。进入21世纪以来,中国电力事业实现‘一骑绝尘’式发展,一大批电力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为电力电容器行业提供了‘天量’订单,大大刺激了行业发展。在全球电力电容器行业中,中国企业也从‘跟跑’逐渐变为‘领跑’,实现‘直道超车’。”李刚说。

       2005年,桂林电力电容器总厂第一台(国内首创)750千伏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研制成功,运行于“青海官亭—甘肃兰州东”750千伏超高压交流输电试验示范工程。

       为适应改革发展大潮,2006年9月,桂林电力电容器总厂以增资扩股的方式,引入战略投资者广州白云电气集团有限公司。改制后,桂容公司成为民营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。

       李刚说:“广州白云是一家以研发、制造和销售输变配电设备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。它与桂容公司联姻,是优质资本和优质品牌的强强联合。其入主桂容公司后,通过注入资金和升级经营理念,使桂容公司不断向管理科学化、工艺现代化、产品多元化的大型现代化企业迈进。”

       2009年12月19日,投资2.9亿元的桂容公司生产基地正式竣工投产,当时是全球生产规模最大的电力电容器生产基地。

17400422932170011.png

(公司企业展厅里展示有多种产品模型)

创新配置生产要素,高质量生产力加快形成

       在桂容公司工艺技术部主任莫国平带领下,记者走进了生产车间。车间入口处设有湿水地毯,以防人员进入时鞋底带入尘土。莫国平介绍:“这个车间中间是原材料暂存间,两侧分别是电容器生产线和互感器生产线。公司生产线上的核心工序均采用全自动生产设备,对洁净度、温度、湿度有严格的要求,只需少量技术人员进行监控管理,只有生产线中的电容器单元生产装配线等少量工序是半自动化的。”

       从电容器生产线和互感器生产线下线的电容器、互感器等半成品,通过装载平车依次运送至真空罐、清洗加压罐等不同设备,由设备自动完成多道工序,然后通过链板线自动运送到试验站进行试验。试验完成后,产品经过喷漆再进入最后一个车间,完成组装后正式下线,准备发往全球各地市场。

记者在喷漆车间看到,技术员正在对2台智能喷漆机器人进行调试。据介绍,围绕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目标,去年5月,桂容公司启动了机器人自动喷漆线项目建设,现已基本完工,预计今年7月可投入使用。其投用后,工人只需输入指令,喷漆机器人即可每天完成数百套产品的喷漆工作,既可减少一半以上人力,降低劳动强度,同时喷漆效率和稳定性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,还能有效降低环境污染。

       随后,记者又来到桂容公司2022年投入使用的干式电容器生产基地,这里各条生产线上均是自动化、智能化设备,特别是工业机器人得到了普遍应用。

    “要培育新质生产力,就意味着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。”莫国平说,公司紧跟智能化发展趋势,工业机器人在生产流程中得到普遍应用。公司现拥有焊接机器人、搬运机器人、试验机器人、电容器产品机器人喷漆线等各种工业机器人。激光加工技术是前沿的加工技术,近年来公司在激光技术应用方面也走在了行业前列,现有全自动光纤激光切管机、12千瓦激光切割机、手持激光焊机及铝箔激光打孔机等多种激光加工设备。一大批自动化、智能化设备的使用,极大提高了公司生产制造水平,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。

       与此同时,桂容公司还大力创建绿色工厂,按照绿色制造理念实施项目建设,采用绿色制造模式,注重发展循环经济,践行节能减排,使产品从设计、制造、使用到报废整个生命周期中不产生环境污染或环境污染最小化,符合环保要求,并节约资源和能源。如在生产废弃物减排方面,通过废水过滤系统将废热水回收再利用,达到节约水和热能的效果,并提高外排废水净化的效率;真空工艺用水全部采用循环用水,每年可节约水70多万吨。

       据统计,50多年来,桂容公司累计生产销售各型电容器产品350多万台(套),“桂容牌”产品不仅畅销国内,还出口巴基斯坦、白俄罗斯、巴西、智利、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,为全球电力、冶金、铁路、石化、煤炭等行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。

17400423966291532.png

(机器人自动喷漆线项目建设已基本完成)

加强核心技术攻关,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

       在桂容公司1000千伏特高压试验大厅里,有多台(套)设备、仪器。“这个试验厅是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高压试验室,可完成包括35千伏至1000千伏电压等级电容式电压互感器、瓷套电容器、220千伏以下电流互感器等产品的出厂试验、部分型式试验和特殊试验在内的试验研究。”桂容公司技术研发中心主任黄桂发介绍,科技创新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。长期以来,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工作。

       相关资料显示,中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国内西部和北部地区,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,东部地区的一次能源资源匮乏、用电负荷相对集中。21世纪以来,国家实施了“西电东送”电力工程。

     “我国幅员辽阔,东西部距离较远,普通电网传输距离只有500千米左右,无法满足传输要求。只有使用特高压(即±800千伏及以上的直流电和1000千伏及以上交流电的电压等级)电网才能满足需要。”黄桂发说。

       2016年1月,我国启动“昌吉—古泉”±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项目建设;2019年9月,项目建成投运。该项目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、容量最大、塔架高度最高、重量最大、输送容量最大、输送距离最远、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特高压输电工程,开创了世界电网技术的新高度,开启了特高压输电技术发展的新纪元,对于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具有重大示范作用。

       该项目的背后亦凝聚着桂容人的智慧。黄桂发说,为了做好“昌吉—古泉”项目配套建设工作,2016年,公司成功研发第一套±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滤波电容器装置、第一套±1100千伏极线RI电容器装置、第一套±1100千伏特高压工程交流滤波电容器装置,均在项目中成功应用。这三种产品相关技术均为国内首创,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。其中,±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滤波电容器装置于2023年被广西科技厅认定为国内首台(套)重大技术装备。

     “更高的电压等级、更强的绝缘水平、更大的装置抗震能力和不断适应更恶劣环境工况的电容器装置产品,是我们特高压产品坚持创新和发展的方向。”黄桂发说,近年来,公司还积极响应国家柔直输电工程的建设计划,投入大量资金研发了换流阀用直流支撑电容器产品,主要的3种型号产品通过了国家级新产品技术鉴定,并成功在“张北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”中首次挂网试运行。同时,公司响应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需求,积极研发新一代高压干式及油浸式脉冲电容器,目前研发工作进展顺利。

       由于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杰出业绩,桂容公司获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,并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、一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,2022年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,2023年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。

17400425175932691 (1).png

(桂容公司试验大厅里正在进行互感器产品试验)

积极助力能源节约型社会建设 

       2020年以来,中国全面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(包括特高压、5G基站、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、新能源汽车充电桩、大数据中心、人工智能、工业互联网等七类)。在智能电网、特高压输电、新能源接入等领域项目建设带动下,中国电力电容器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态势。数据显示,2015年至2023年,中国电力电容器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10%,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。但是,中国电力电容器行业在部分高端产品领域仍需依赖进口。 

     “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,是支撑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石。‘十四五’时期,公司将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,特别是做好关键技术领域攻关工作,不断提高产品质量、性能和附加值,以更好地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。”桂容公司总经理王义说,聚乙烯、聚丙烯薄膜是我国高端制造和国防工业的重要基础材料,其基础原材料聚乙烯粒子的核心技术被西方发达国家垄断,而西方国家生产的聚乙烯           高端粒子限制对我国出口。为了破解“卡脖子”问题,从2022年起,桂容公司作为下游应用验证单位,积极参加聚乙烯粒子生产应用的国产化替代研发工作,目前已取得一定进展。 

       王义表示,作为电力设备制造企业,桂容公司将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,按照“生产一代、储备一代、研发一代、规划一代”的“四代”思路,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,不断夯实技术基石,聚焦以能源行业为核心的业务领域,致力于改善电能质量与发展绿色能源事业,助力中国建设能源节约型社会。

17400426131429395.png

17400426664246290.png